html模版在創業沃土上海,他們淘到“真金白銀” 09
■本報記者 夏斌

上海,一座人來人往的國際化大都市。
過去,它曾被視為“東方冒險樂園”,是西方商人“淘金亞洲”的重要一站;現在,它集開放、包容與進取為一身,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一流創新創業人才紛至沓來。
目前,申城常住外國人逾17萬人,其中不少是“自帶行李”來滬打拼的海外創客。他們中,有懷揣夢想、憧憬未來的白人青年,有意欲搭乘中國發展快車的返鄉客,還有手握關鍵技術的高端科研人士……
在上海這片創業沃土上,這些不同膚色、不同背景的人,會書寫什麼精彩故事?他們能淘到怎樣的“真金白銀”?

新西蘭人雅各佈

讓英式橄欖球“落滬”

21歲的英式橄欖球培訓師雅各佈,從新西蘭第一次來到上海,竟然有一種“鄉下人進城”的感覺。
“一出機場就感覺到一股熱浪撲面而來,不是溫度的問題,而是人多,四周熱氣騰騰。”雅各佈告訴記者,新西蘭全國隻有400多萬人,相比上海2400多萬的常住人口,顯然要寧靜得多。
充足的人氣,帶來瞭更多的市場機遇。2016年,七人制橄欖球(英式橄欖球的一種形式)登陸裡約奧運會。雅各佈意識到,這是向全世界推廣英式橄欖球的重要契機。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和前期準備,今年年初,雅各佈邁出瞭“拓荒上海”的第一步。
“上海整個城市的消費能力已經接近歐美發達城市的水平,市民對體育、健身的需求越來越重視。”雅各佈的中方合夥人之一、上海恩弗體育文化中心聯合創始人樂琪文認為,作為一項具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,英式橄欖球進入上海恰逢其時。
7月的上海,暑氣蒸人,此時的南半球正值冬季,但雅各佈一點也沒有水土不服。這天一大早,他輕車熟路地搭乘地鐵,從寶山大華來到楊浦新江灣城。地鐵站出來後,小夥子麻利地掏出手機,一掃一點,“咔嚓”一聲,隨即騎走一輛共享單車。騎行約1公裡後,就到瞭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——生活廣場上課點。
橄欖球、障礙物、球門、秒表、計時器、音響……一眾教學設備擺放到位後,下面就是迎接學員進場。恩佛體育的培訓課程主要面向少年兒童。通過觀察,雅各佈發現:跟新西蘭的同齡人相比,中國小朋友的體質弱一點。因此,他們通常需要多5至10分鐘的熱身時間。
體質的不同可以采取補救措施,思想觀念上的差異卻令人困惑。“一些孩子報瞭一個單元的課程,但有時候學校作業一多,傢長就會打電話來取消當天的橄欖球培訓,理由是做作業比體育鍛煉更重要。”雅各佈介紹,英式橄欖球是個集體運動項目,本來應該是8個小朋友一起上,臨時缺少一人,結果就不得不隻是教一些簡單規則和技巧瞭,教學目標很難達到。
為瞭讓英式橄欖球更好地“落滬”,雅各佈和創業夥伴們往往身兼數職:不僅是公司的管理者,而且是體驗課上的互動者,同時還要承擔市場推銷員的重任。但是,文化上的隔閡乃至誤解,令恩弗體育的開拓之路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。
在中國,絕大多數人對橄欖球運動並不瞭解。有過簡單接觸的人,也常常會把它與危險、野蠻畫上等號。“橄欖球運動在英美和大洋洲各國廣受歡迎。一方面,它可以激發運動激情、增強人的體質;另一方面,它能更好地塑造人的性格與團隊合作意識。”雅各佈強調,小孩子玩橄欖球不僅安全,而且是有益成長的。
“創業的壓力比想象中大,但並不總是單打獨鬥的。”樂琪文表示,作為海外創新創業的一個項目,恩弗體育文化中心在宜川路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支持下,順利地找到瞭一塊辦公場地。而為瞭支持橄欖球運動的公益推廣,有關方面還給予瞭免除一年租金等待遇。
現在,恩弗體育文化中心已設立7個教學點,接待學員人數逾2000人次。“希望10多年後,我教出來的中國橄欖球運動員能夠站上奧運會賽場,並且戰勝新西蘭隊。”雅各佈對記者說出瞭自己的大夢想。

美籍華人鐘力強

沒有碰撞就沒有點子

“我想重新變成一個中國人的樣子。”人到中年的鐘力強,這樣解釋來上海創業的原因。
原籍廣東珠海的鐘力強,高中畢業後就赴美求學,先是學會計,然後又讀瞭MBA。之後,投身一傢美國知名化工企業,一做就是7年。
突然有一天,鐘力強覺得自己“很久很久沒回傢瞭”。於是,為瞭能夠真正回到中國生活和工作,鐘力強於2015年隻身一人來到上海。先是為波士頓咨詢工作,一年後被朋友拉出來創業。
在他看來,一流人才工作和創業的首選之地就是中國、就是上海。“美國絕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,沒有跟人接觸的機會。沒有思想的碰撞,就沒有點子、沒有方向。而在上海,我一個星期就可以跟不同的朋友見幾次面。”鐘力強認為,中國式的人際關系網絡比較緊密,更利於創新創業交流。
眼下,鐘力強的創業項目進入到最後的沖刺階段。這是一個類似“大眾點評+知乎”的新型手機APP(應用軟件),名字叫DeeDao,取音自“地道”。
“在知乎裡,人們傳來傳去的知識相對正式、跟學習、工作的關系更緊一點。我們這款APP想從公的這邊往私的那邊挪一點,聚焦吃喝玩樂多一點。但跟大眾點評著重於拉攏商傢有所不同,我們是從消費者體驗這端開始做起的,先不管商傢進不進平臺,而更著重消費者的體驗、推介和評價。”鐘力強告訴記者,自己對DeeDao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。
這種信心,不僅源於錯位競爭意識,而且依托於分工明確又精誠合作的創業團隊。在這傢初創企業裡,核心成員由三人組成:鐘力強負責市場,另一位美籍華人劉在剛負責技術和產品研發,公司其他事務則交由一位上海本地人士管理。同時,公司的管理和營銷業務放在上海,但產品的一線研發任務是在河南鄭州完成的。
“上海人多機會多,但要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並不是那麼容易。鄭州技術團隊的執行力比較強,且用人成本相對低一些,所以最終選擇聘用他們。”鐘力強認為,手機APP看起來是一個技術產物,但成功的關鍵在於運營、推廣以及商業模式是否可行。
這種信心,還基於自己可以“重新變成一個中國人”。鐘力強感慨,“洋人”來上海創業,人生地不熟,風險確實更大。但海外華人回國後,相對來說可以很快地適應當地節奏。
“我來到上海後,覺得生活的轉變、個人的調適並不難。這可能與上海融中國傳統和國際化氛圍於一體有很大關聯。”鐘力強認為,這是上海匯聚、培育國際一流人才的重要資本。

澳籍科學傢顏曉勇

平臺扶持比給錢有效

四個黑色塑膠“巨手”,掙紮著從真空玻璃箱中探出。一旦啟動高比容鉭粉的制作,它們霎時就變身為工作人員的靈巧助手。
位於軍工路上的上海環保科技園,其實就是一棟不高的小樓。一樓,有一傢名為奧勇的新材料科技公司。這是中國國內唯一能批量生產超高比容納米級鉭粉的企業。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,有20%的降價空間。它的創辦人是來自澳大利亞的顏曉勇博士。
初次見面之時,顏曉勇正在機器旁專註地指導操作員解決問題。喊瞭幾聲,他才註意到記者。作為上海“千人計劃”專傢,顏曉勇博士具有20年的海外知名大學、國傢級研究所、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的工作經驗。
從科學傢到創業者,要經歷怎樣的轉型?顏曉勇給出的答案是“水到渠成”:“我是從昆士蘭大學離職後回到上海創業的。當時,我的實驗室研究成果已經獲得科學原理驗證,接下來本該由工程師背景的人進行產品轉化。但我覺得,自己可以向這個更具挑戰性的領域進發。”
獲悉顏曉勇的這一設想後,楊浦區有關方面決定在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“3310”引才計劃框架中,給予積極扶持。“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府平臺,他們的支持讓我回來時沒有遇到很多耽擱,回來後又可以專註地進行產品生產工作。”顏曉勇認為,這比給錢有時候來得更有效。
據瞭解,納米級鉭粉廣泛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,大到航空航天設備,小到普通手機。但它的制作過程比較復雜,能耗大,生產成本高,且對環境有所污染,故曾一度被視為中國軍工企業和電子產業之痛。奧勇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出現,彌補瞭這一遺憾。
作為科技創業企業的帶頭人,如何實現自我超越是一個現實的挑戰。“做科研是別人沒做過的才做,創業某種意義上也是如此。短期內,創業者要自己養活自己,要能生存;長期來看,客戶的期待、團隊的運營,都要求你進一步做強做大。這是很鍛煉人的。”顏曉勇認為,要把技術和企業做得更為精致,需要真正的工匠精神。

“穿梭中美”的邱健

海外創客要把心定下來

歸心谷董事長、協同資本合夥人邱健有三個傢:一個在他現在的國籍所在地加拿大,一個在他的傢鄉中國上海,一個在美國矽谷。這幾年,上海和矽谷是他往來最為頻繁的地方,因為一頭連著自己的初創企業,一頭連著海外最重要的人才市場。
1988年,邱健就前往加拿大進修研究生。2005年,他跟幾個合作者在寶山開起工廠,搞起瞭當時還算時髦的微波通信芯片。“我們買瞭一塊地,建瞭兩棟樓。所有的研發生產、銷售都在那。不到兩年,銷售額就突破瞭一個億。”回憶起這段經歷,邱健依然倍感自豪。
不過,沒過幾年,這傢公司就解散瞭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初找的國有投資公司,跟邱健等人的理念很不一致。“國有投資公司希望你要聽話、要按照他們的流程走,而我們這些海外回來的人不願意被當成士兵看待,覺得投資者和經營管理者之間應該是平等的。這種文化理念上的沖突,比想象中來得激烈,最終就以合作分手告終瞭。”這段經歷,讓邱健現在想來還是有點耿耿於懷。
之後,邱健又花瞭幾年時間去做瞭一個機器人餐廳項目。從原材料處理、標準化的包裝和配方,再到機器制作,然後到門店售賣,基本滿足瞭中餐的標準化要求。當時,這個項目還成瞭申城媒體的一個聚焦話題。
經過這兩個項目,邱健積累瞭不少創業經驗,“知道哪些坑需要避免”。於是,他決定打造一個海外人士來滬創業的服務平臺:歸心谷。其中,“歸谷”既是矽谷的諧音,同時也是在提醒海外人士特別是外籍華人來上海創業,最重要的是把心收回來。
邱健認為,海外人士在上海創業不會和想象中的一樣簡單、順利。以歸國人員為例,同樣要經歷一個文化再融入的關。因為你本身有瞭一半的海外文化,然後又摻雜瞭一半的中國文化。你希望美國的優點都能夠在中國體現出來,這顯然是不現實的。所以,在華創業時一旦碰到具體困難時,就難免會有比較和抱怨。此時,就需要文化兼容的思想準備。
把心定下來,是海外創客需要攻克的另一關。“你要不把心定下來,老想著掙快錢、撈一把就走,是做不好事情的。”邱健指出,中國的市場也好,全球創業也罷,都要用心去融入當地市場。
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一流人才競爭態勢,上海應當怎麼辦?邱健認為,一定不能坐等一流人才和創業團隊上門來,而要主動去挖掘。
“這項工作最好交給民間企業或機構去做。”邱健形象地解釋,這就好比用人才吸引人才、用專傢服務專傢,效果不會差。
當然,引進海外創業團隊後,是否會取得預料的成績,還會面臨很多因素影響。為此,邱健一直呼籲,要給海內外創業者一視同仁的寬容。隻要創客們是在用心做事,就算失敗瞭也值得收獲掌聲。



註冊商標申請台中台中商標註冊查詢>台灣申請商標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cen282h4j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